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及工作环境的超强压力下,睡不着、睡不深、睡不长、多梦等失眠症状成为了许多人共同的难处。
WHO现已宣布“睡眠不足已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普遍现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睡眠时间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是上述各种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这并非是一种巧合。
睡眠不足对身体的危害增加患上癌症和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生几率: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导致猝死的发生。
失眠加重神经病症:失眠是抑郁、焦虑等神经病症的重要表现,而失眠又往往加重疾病的症状,使病人陷入失眠→抑郁、焦虑→失眠的恶性循环。即使是精神处于健康状态的人,失眠也会使已产生的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难以消除,甚至会加快其积累,本身失眠带来的晕眩、头疼等症状,也会使失眠者的心理状态受到负面影响。
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失眠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导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并逐渐衰竭而发生调节紊乱。机体的各类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易患感冒,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记忆力减退:失眠会使人记忆力下降,精力不足,头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还会使人变得焦虑、容易发脾气,影响正常生活。
导致身体发育滞缓和亚健康: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在深睡期脑内分泌生长激素最多,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生长激素还能使皮肤细胞加速新陈代谢,燃烧体内脂肪,维持人体代谢于“年轻”状态,故睡眠充足的人容颜滋润靚丽、身材匀称。
人为什么会失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记载:“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夜不能精,夜不能寐也。”也就是说,气血不足可以引起失眠。
轻者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作为一种症状,失眠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均可出现失眠。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
中医认为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思虑过度、劳卷、年迈体虚及病后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至不寐病症;其病理变化,总属阴盛阳衰,阴阳失交。
膏方——治疗睡眠障碍的新解金涛教授认为现代人出现睡眠障碍,多属于心肾亏虚,长期失眠,暗耗精血,精血亏虚导致脏腑失养,脏腑功能失调则运化不足,气血亏虚,气虚则卫外失固,外邪侵袭人体而容易发病,血不养心则心神不安,心慌焦虑,血不养发则脱发,血失濡养则面色无华等症状。
因此,针对易感、心神不安、脱发等伴随症状,从源头上治疗失眠,恢复阴阳的平衡则是关键。
中医一直主张”四季调补“,而循证膏方就是通过治疗和补益相结合,起到补虚扶弱,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的作用。只要对症、对病,就一年四季可以吃。在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的失眠情况选择不同的用方,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以求“阴平阳秘”,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定膏方的主要原则。再者,膏方为滋补之品,处方上还要斡旋脾胃升降,以免造成脾胃负担。
治疗上选择调补心肾之中药制作膏方,针对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失眠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配伍抗疏肝解郁的中药,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疏肝解郁”为治疗原则,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增加运动锻炼,不但可以帮助患者逐渐减药,避免患者在减药过程中出现的失眠焦虑抑郁加重,精神不振,心慌胸闷等减药反应,使患者顺利摆脱对安眠药的依赖,走出失眠的阴影
平时有失眠症状的患者,也可以尝试长期进行食疗对身体进行调理。比如药食同源的酸枣仁、麦冬、玫瑰等,通过代茶饮或煎汤进行服用,可以有效地调整自身睡眠情况。
此外,金涛教授还为大家带来了几个中医常用治疗失眠的食疗方:
银耳羹:银耳、红枣、莲子、枸杞、冰糖。对心烦不寐,焦虑不安,口干舌燥,口舌易生疮,舌尖红,小便短赤的人群有帮助作用。
莲子百合煲瘦肉:猪瘦肉克左右,百合20克,莲子20克,姜少许。百合滋阴安神,适用于更年期等原因导致潮热、对生活琐事容易烦躁沮丧的人群有宁心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