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李滨
这篇小文章是写给专家们周围的人看的。万一专家们瞧见了,可以抬杠,不准骂街。
专家们有时忽然之间变得古里古怪,无论是脾气还是情绪,人们私下说:专家嘛,总是有些个性的。
我也时常为此困惑,直到有一天,
有人和我郑重其事地说:
要重视医生们更年期的症状。
我在网上搜索了半天,男性更年期是指男性由中年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定时期,它是以男性体内激素水平、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为基础的过渡期。(定义)
医生这个职业的巅峰,大多是在40岁以后,他们的职业生命开始绽放,特别是男性医生,四五十岁的时候,名字后面,基本就可以加上“专家”两个字了。
和许多吃青春饭的职业不同,医生这个职业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岁月,等他们处于经验、技术和创造力的巅峰期时,往往到了四五十岁,也是健康时不时会亮起红灯的阶段,他们也可能会受到更年期的困扰。或许这也就是某些专家脾气古怪的解释。
那些安然度过更年期的专家们,会有一种冬天过去,春天来了的景象,让人如沐春风。旁人以为他们又登上了人生的更高境界,其实只是过了更年期而已。
01.
男性更年期的三大组合特征
1)絮叨+磨唧
有一天大家会突然发现,某位主任变得絮絮叨叨,一件事情反复地说个没完没了;也可能表现得对某件事委决不下,也就是俗话说的磨磨唧唧。以上症状,如果这个人年轻时不这样,那么就有可能更年期综合征。
2)失眠+健忘(神经系统症状)
四五十岁的男性发生失眠的情况,往往被自己或家人误解为压力,这个年龄段恰好应该是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压力可能来自于家庭、工作、情感,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为此我专门请教过精神科医生,没什么好办法,不行就服药。
专家可能不知不觉间爱忘事儿,丢三落四;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个观点、话题反复说,很可能是不记得曾经说过了。当然,健忘本身就是退行性病变,失眠也是直接导致健忘的原因。
3)焦虑+情绪化(精神系统症状)
中年男人的焦虑,专家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到了五十来岁的年纪,面对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嘴上说着毛主席语录,心里却十分不愿意太早地退出历史舞台,赖着不走的想法,可不止特朗普一个。对于离开人生舞台的C位、离开权力、失去权威的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
这个年纪,还会有没挣够钱的焦虑、健康问题的焦虑、家庭重组的焦虑、性功能衰退的焦虑……兜里子弹不多了,打一炮少一炮。这些焦虑无法诉说,更难以排解。有人会表现出最后的疯狂,人们将之戏称为“58岁现象”。
焦虑的结果可能表现出情绪化的精神病症状。旁人如果没有对专家们建立更年期综合征的概念,就非常容易引起冲突,他们会认为这个专家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
情绪化的主要表现是喜怒无常,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急了怒了,把学生们训一顿也就罢了,有时可能会把患者也训一顿;治病救人的医生训训病人也就罢了,消费医疗的医生训客人,必定引起纠纷,因为就医者不再是病人,而是客户。
医美医生们更愿意称就医者为“患者”,甚至找了个中间化的词汇“客患”,但是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年轻医生和机构的营销人员更喜欢把就医者称为“客人”。
02.
面对专家更年期的难题
无论男女,更年期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一般人在更年期的时候,不是即将退休,也会退居二线;而医生这个特殊群体,更年期恰好和事业的高峰期重叠。
专家们的更年期问题,长期以来被忽视,但又是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且常常被误解、被误读。
第一个难题:不承认
没有人会主动承认自己到了更年期,女性的更年期症状明显且明确,况且都不愿意承认,何况是外强中干的中老年男性。
那些无时无刻不被爱戴追捧的大专家,既要强又好面子,有点脾气属于正常现象,让他们承认自己是更年期,而且有些症状请大家多多包涵,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你想什么呢?
第二个难题:辨识度差
更年期症状因人而异。本人和旁人如果不经人提醒或症状明显,难以意识到某人已经处于更年期了。
中老年人本来就可能得些慢病,身体有些症状是常事,很难把它们和更年期联系起来,像失眠、焦虑、烦躁、磨叽等等。
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此人性格有问题,性情大变,不可理喻,人际冲突增加,在对立情绪中,人们很难做到互相理解。
第三个难题:症状千差万别
男性更年期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发生的时间、症状类型、与身体其他问题的混搭、症状轻重、各种症状排列组合化学反应之后生成的怪异表现……很难对症下药,到目前为止,可以主动采取的措施有限。
03.
如何对待疑似更年期的专家?
把这个问题挑明,无论对专家本人还是周围的人,甚至家人,都是有好处的;一旦大家意识到可能出现了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工作场所,人们彼此之间会产生必要的理解,周围的同事有机会在某种条件下形成共识,那么,人际冲突就会大大降低,哪怕是在与当事人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情况下,也可能和谐相处。
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降低专家们可能带来的损失,周围的人做出相应的动作,缓解医患冲突,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就医者对专家的更年期表示理解或同情。
医疗机构绝不可能把医生有更年期综合征的猜测告诉就医者,没人会把自己的医美治疗交给犯更年期的医生。
当专家们的合作者发现问题到了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诊疗质量或给就医者带来困扰时,需要想办法中止专家的诊疗行为,以免给就医者带来损失。
假定一位专家进入了更年期,那么他可能是敏感易怒的,所以绝不能当面给人下不来台,在拐弯抹角、迂回婉转的沟通中无法让对方理解和接受的时候,可以采取必要的回避与防范措施。
不要轻易触碰禁区,更年期的症状也可以孤立看待,因为每一种症状都可以有相应的药物干预,在不触碰专家自尊心的前提下,也能控制或缓解症状。
总之,
理解万岁吧。
—END—*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李滨,转载请标明出处,不得对本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本文发布内容及图片如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相关权利人与本平台账号联系,我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
《中国医疗美容机构经营院长》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