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更年期是一个生理自然过程,没必要过多干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医疗保障完善,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目前,女性平均寿命可达80岁左右,而平均绝经年龄自古至今仍然在50岁左右,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女性一生中将有1/3至1/2的阶段是在绝经期渡过,而老年性常见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尿失禁以及老年痴呆等等直接影响了老年生活质量。
这些老年性疾病和低雌激素水平明显相关,归属于低雌激素带来的远期并发症,而更年期尽早补充雌激素可以获取“保护心血管、保护骨头、保护大脑、改善泌尿生殖萎缩症状”的远期收益。因此,对40-60岁更年期(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是预防老年性疾病的关键时期,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最佳策略。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最新发布的“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给大家明确了方向,规范了诊治,消除了误区。所以,如果你是40岁以上的女性,并且出现了更年期相关症状,医院来寻求医生的帮助,以预防各种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发生。
1.更年期两大类六小类绝经相关症状
两大类:
六小类:
2.更年期健康管理的两大基本理念
3.医生可能采用什么样的治疗?
在围绝经期专病门诊经常会碰到这样三类人或者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到其他科室反复就诊,比如心悸胸闷就到心血管内科就诊、腰酸背痛就到骨科就诊、反复尿道炎和尿失禁就到泌尿科就诊、头痛头晕就到神经内科就诊、眼部干涩就到眼科就诊;有的在某个科室反复多次就诊,医院所有科室都看了遍找不到原因,就是没有想到“更年期综合征”;第二种是任何检查也不愿意做,更不愿意来我们的围绝经期一日门诊系统学习,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就直接到诊室找医生开激素药,医生不开药还要找医生闹;第三种是更年期症状非常顽固,其他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激素使用禁忌症,有明确的激素使用适应症,但是属于“谈激素色变”,就是不愿意使用激素。其实,导致更年期各种症状和远期危害的是雌激素水平的低落或波动,所以,解决更年期问题最有效、最全面的办法,就是“缺啥补啥”。对于近期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看,中医药和植物药同样是有效的,但是不能预防老年退化性疾病的发生。更年期是需要综合管理和治疗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还是降低激素治疗副作用的有效方法。
更年期常用治疗方法的利弊
4.绝经激素治疗误区
更年期朋友们甚至广大医护人员都存在同样的认识误区——谈及补充雌孕激素,马上就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联系在一起;有的人害怕吃激素会长胖,宁愿忍受更年期症状也不愿意补激素。其实,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管理和严密随访、定期体检,早期补充激素收益是明显大于风险的。
5.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MHT?
是不是有适应症的女性都可以用MHT呢?
什么时候开始用呢?
可以用多久呢?
我们下一期科普园地再与您分享。
本期科普园地分享嘉宾
俞丽丽教授
重庆医院妇产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共党员。
主要研究方向:围产医学及妇科内分泌学。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医疗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3项,获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3部:“产科医患沟通实用手册”、“产科医患沟通手册”、“检验与诊断检查手册”;参编专著多部。擅长复发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以及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异常等疾病的诊治和长期管理。擅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多胎妊娠、早产、流产、肥胖、高龄等高危妊娠的孕期规范化个体化管理及诊治;围孕期女性及更年期女性的健康保健和系统化管理。负责开展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专病门诊、围绝经期专病门诊、复发性流产专病门诊和围孕期保健一日门诊和围绝经期保健一日门诊。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专病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审校:翟东霞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分会官方
发布学术会议,交流妇产科学术成果,普及妇产科相关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